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合作>>校地共建>>正文
 
东北农业大学一行赴巴彦县调研推进大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工作
2025-04-23 08:29  

4月22日上午,东北农业大学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主任(副院长)常敬礼、农学院院长辛大伟、教授张大勇、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校地合作科科长徐文越一行,赴巴彦县红光乡丰裕村调研,推进东北农业大学与巴彦县共建的大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工作。巴彦县政协主席李彦国、副县长白晶玉、农业农村局副局长王海涛、红光乡乡长张延平、丰裕村党支部书记于云波参加调研。

3D32B

东北农业大学一行详细了解园区耕地情况,并表示,校县合作已全面正式启动,大豆种植即将开始,要抢抓农时,及时播种,推进大豆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工作。可依托农学院院长辛大伟、张大勇教授等东农团队的根瘤菌技术、种植技术,并可承接刘珊珊教授的降胆固醇功能大豆新品种“东农豆358”落地转化,达到产量提高、品种展示、品种选育的效果。同时还要通过今年种地,设计出明年、甚至长远的规划,形成完备的合作机制,细化政府、学校、合作社等各方在园区建设中的定位。未来还要开展订单农业并通过蛋白粉加工等方式实现增值。下步工作中,东农技术团队将与丰裕村具体对接播种时间、种植密度等技术参数,加快科研成果转化,提升产量,助农增收,并为丰裕村培养技术人才,让种地的老百姓受益。

4F8B2

巴彦县的同志表示,要稳扎稳打做好大豆文章。当务之急是要先把地种好。丰裕村交通优势明显、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有充裕的耕地资源满足倒茬轮作需求,具体要对接好播种参数,按照东北农业大学的技术指导,做好播种和田间管理,还要形成完善、长效的运行机制。县政府的定位是组织者与政策的赋能者,将全力提供服务保障;学校的定位是技术支撑和创新引擎,提供高产大豆品种和数字化种植技术,全程指导栽培、培养和品牌认定;合作社(企业)是市场化运作的主体,开展规模化种植、订单收购、加工、销售、资金投入,通过东北农业大学的科技赋能,提升巴彦大豆的品牌价值和知名度,给合作社(企业)和农民带来实际的收益。

57946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