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合作>>校地共建>>正文
 
我校专家组赴嫩江综合试验示范基地考察
2015-09-23 16:21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秋日的龙江大地秋高气爽,一派丰收的景象。9月20日至21日,由我校副校长张长利、郑秋鹛带队,科技处处长焦光纯、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寇胜利、大豆工程中心、农学、资环等学院相关专家组成考察组,赴东北农业大学嫩江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现场考察基地建设及项目实施与试验示范推广情况,并对试验示范项目进行田间鉴评。嫩江县委书记杨剑波、副县长刘振秀及农业局、农机局、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负责人及农技人员参加了考察和田间鉴评。

我校考察组与嫩江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农技人员合影

考察组首先考察了嫩江县临江乡丹凤村贵财水稻种植专业合作社“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技术”示范基地。现场听取了合作社负责人孙贵财关于种植情况的介绍,他说:2013年合作社成立初期种植水稻由于不懂技术,当年几乎绝收,合作社一度面临亏损倒闭。后来听说东北农业大学在嫩江县建立了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经常有专家教授到县里来进行技术指导,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到县农技推广中心听了堂水稻种植施肥技术讲座,并结识了东农专家刘元英教授。在刘老师的指导下,2014年开始在合作社推广应用“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技术”,当年就取得了明显效益,今年利用此项技术扩大种植水稻1600亩,经田间初步测产评估,高产地块每公顷增产可达3吨。孙贵财社长激动地说:“刘老师一项技术挽救了我们一个合作社,也救了我们一家人”。由于对农大及专家的信任,我校刘元英教授的“寒地直播稻农机农艺结合高产高效技术”,今年在该合作社试验种植了60亩,并取得了成功,经专家现场测产产量与移栽稻相比基本持平,每公顷还可节约成本4000元左右。

孙贵财社长向考察组介绍示范基地水稻生产情况

基地寒地“水稻前氮后移施肥技术”示范田

考察组查看水稻旱直播与水直播试验田

考察完水稻基地,考察组一行来到我校嫩江基地临江乡马鞍山村秸秆还田示范基地,龚振平教授介绍了我校秸秆还田技术的推广应用情况。应用此项技术不仅可以有效解决嫩江地区封冻早、秋整地困难及秸秆焚烧环境污染等问题,还能节本增效,提高大豆种植效益,每公顷节约成本450元左右。

龚振平教授介绍秸秆还田种植大豆及轮作技术示范情况

专家组田间鉴评

随后,考察组一行又考察了我校嫩江综合试验示范基地科技园区,基地工作人员及学校专家详细介绍了玉米及大豆新品种选育及示范推广情况。

嫩江农技推广中心副主任董德峰介绍园区玉米品种示范展示情况

查看园区玉米新品种东农257成熟情况

大豆所姜振峰老师介绍大豆新品种新品系筛选鉴定情况

现场考察结束后,我校与嫩江县举行了校县合作共建座谈会。会上,嫩江县农业局局长顾孝春介绍了四年来校县合作共建工作情况。副县长刘振秀围绕玉米、水稻种植、大豆效益低下等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希望我校能够提供更多更大的科技支持。我校副校长张长利代表学校感谢嫩江县委县政府多年来对我校的大力支持。针对嫩江提出的急需问题,他表示下一步学校在科研立项上也要围绕农业之急需进行调整,并在现代农业技术指导、培训,远程信息服务及“互联网+”等方面提供更多科技支持。副校长郑秋鹛在讲话中回顾了校县合作四年来取得的丰硕成果,着重介绍了“北方寒地现代大农业区大学农业科技服务模式及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实施情况,今年在嫩江共实施高产高效栽培技术项目7项,建立高效现代大农业示范园区10990亩,在嫩江县探索的“一对一”科技服务模式已推广到852农场等我校校外其它基地。

座谈会现场

据悉,2012年我校与嫩江县开展校县合作共建工作,并在嫩江县建立了综合试验示范基地,四年来,通过校县合作共建的深入开展,试验示范基地科技含量逐年提升,规模逐渐扩大、设施日渐完备,科技园区面积已扩大到10990亩。目前,基地已被批准列入省级农业科技园区,成为黑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的核心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