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合作>>校地共建>>正文
 
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红兴隆综合示范基地建设效果明显
2012-09-18 10:06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9月15—16日,由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副院长朱志猛带队,农学院副院长杨德光教授、李卓夫教授、张大勇副研究员,动物科学技术学院特聘教授、美国康奈尔大学张志武及相关工作人员一行,赴我校红兴隆综合示范基地察看基地建设和试验示范项目进展情况,并进行相关数据采集工作。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副场长王德仁、陈树斌,农业研发中心主任宋北光,实验站副站长王东平等陪同察看。

我校专家主要察看了基地玉米、大豆、小麦等新品种试验示范项目的田间长势和示范效果,并进行相关数据采集,同时了解了全程机械化、节水灌溉等配套技术的实施效果。在东农254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田,杨德光教授详细介绍了玉米全程机械化技术的要点、察看了田间玉米长势,经过数据对比,种植情况好于预期,收获在望,示范效果明显;在东农59高维生素E大豆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试验田,张大勇副研究员仔细察看大豆的生长和结痂情况,进行数据收集和测产,结果显示高产效果明显,将在收获期进一步测查核对;在冬小麦轮作体系品种筛选试验田,李卓夫教授仔细察看了从加拿大引进的21个玉米新品种的生长情况,通过成熟度对比,收获期预测,初步选定了5个品种作为下一阶段试验的参考品种;在冬小麦试验田,李卓夫教授察看了秋播后的冬小麦新品种,冬小麦生长良好,出苗率高,现已进入“三叶”生长期。

据悉,红兴隆管理局八五二农场耕地面积120万亩,林地面积40万亩,水面面积10万亩,位于黑龙江省第三、四积温带,是我校红兴隆综合示范基地的核心区。2012年,我校先后组织各方面专家、教授12人,在春播、夏管等重要农时深入基地百余人次开展科技指导和推广服务,在综合示范基地试验示范了玉米、大豆、小麦等作物新品种,节水灌溉、测土配方施肥等农业新技术以及农业信息化建设项目,共计17项。目前各作物即将进入秋收阶段,预计9月末至10月初可全面收获。秋收期间,我校将继续组织专家深入基地进行技术指导、测产数据采集等工作。

杨德光教授的东农254玉米品种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李文滨教授的东农59大豆新品种高产栽培技术项目

李卓夫教授的冬小麦轮作体系品种筛选项目(玉米)试验田

杨德光教授在东农254玉米示范田采集数据

张大勇副研究员在东农59大豆新品种试验田采集数据

李卓夫教授在引进加拿大玉米新品种试验田采集数据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