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社会合作>>校地共建>>正文
 
我校参加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经验交流暨现场考察会
2013-10-25 09:11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会议现场

10月22日,由科技部、教育部主办,浙江大学承办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经验交流暨现场考察会在浙江杭州召开。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王喆、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基层处处长张洪刚、教育部科技司基础处处长明炬出席会议。同时参会的还有首批获教育部、科技部批准成立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10所高校及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江苏大学等12所拟申报第二批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高校的分管校领导、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等70余名相关代表。我校副校长郑秋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执行副院长孙占海等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由张洪刚主持。会上发布了由科技部联合教育部出台的《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规程》。

科技部农村科技司副司长王喆讲话

王喆在讲话时指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重点建设内容已写入2013年中央1号文件,各高校需高度重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他对纳入试点的10所高校如何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提出两点意见:一是,各高校必须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规程》为指引,加强组织管理和体制机制建设,努力构架以大学为依托的科技服务新模式,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引向深入。要充分认识工作规程重要意义,确保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不走偏、不走样;要积极争取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支持,建立稳定、实质性的校地合作关系;要强化校企合作和与原有农技推广体系对接,积极推进体制机制创新,认真开展人员聘用与管理制度、教师考评与激励机制、学生培养与创业就业、科技成果转化方式及资源配置方式等方面的改革。二是,各高校必须以新农村示范基地为抓手,依托自身人才和技术优势,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科技支撑。最后,王喆对拟申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高校提出意见,他要求各申报高校要深刻认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的重大意义,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作为公益性农技推广的重要力量,责任重大;要深刻理解把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根本要求,研究院建设要突出开放性、注重创新性,建设方案要突出自身优势和特色。

郑秋鹛副校长代表我校进行汇报

随后,首批试点的10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高校围绕各自建设经验进行交流汇报,郑秋鹛副校长代表我校从“科学谋划,合理布局,统筹推进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建设;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有效推动科技服务模式运行机制创新;整合资源,健全机制,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三个方面汇报了东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取得的成绩、经验及下步工作重点。

教育部科技司副司长雷朝滋讲话

雷朝滋在总结讲话中对首批10所新农村发展研究院高校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要求各高校要充分认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规程》重要意义,把握工作规程根本要求,以推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工作。他指出,各高校要把握“三农”发展新形势,积极推动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服务农业现代化的工作;要抓住深化改革好时机,创新体制机制,充分调动教师、地方政府、企业、农户等的积极性;要深入领会综合服务新要求,发挥高校多学科优势,开门办学,创新农民及企业家等的培训模式;要充分体现高校办学新特色,整合校外、国外、科研院所等相关资源,成为区域产业发展智囊团。

会后,我校一行参加了由南京农业大学牵头,西北农林、沈阳农大、东北农大、四川农大共同负责的教育部软课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发展战略研究》项目研讨会,并就项目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郑秋鹛还现场考察了浙江大学校内实验实习基地和嘉兴世合有机农业示范园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