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若干规定》(国发〔2016〕16号)、《东北农业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实施意见(试行)》(东农校发〔2023〕64号)、《东北农业大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管理办法》(东农校发〔2023〕65号)、《东北农业大学赋予科研人员职务科技成果所有权或长期使用权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东农校发〔2022〕24号)等相关规定,经成果完成人(团队)协商一致,提出赋权申请,并提交成果拟转化方案,现就下述职务科技成果赋权及转化事宜进行公示。
一、成果情况
成果名称:一种利用生物抑制剂控制稻田水绵的方法
成果类型:国家发明专利
成果完成人:范金霞、郭欣欣、王宏燕、郑国香、孙宏瑞、黄晓梅
成果简介:该技术成果可利用特定微生物代谢产物和植物原热解产物,复配成高效、可降解的生物抑制剂,能精准作用于水绵,通过抑制其孢子萌发、阻断藻丝生长并破坏光合系统来达到防控目的,使用方法简便,仅需在水绵发生初期适量施用于稻田水体即可,与传统化学除草剂相比,本方法具有绿色安全、靶向性强、持效期长的突出优势,不仅对水稻生长及水生生物无毒无害,还能有效避免化学残留和环境污染问题,显著降低生态风险。田间试验表明,该抑制剂控藻效果显著且稳定,为保障水稻安全生产、品质提升、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一项高效可靠的绿色技术支撑,应用前景广阔。
二、赋权情况
赋权方式:赋予职务科技成果完成人(团队)共同所有权,成果完成人可行使对接转化企业的自主权利
赋权转化分配方案:东北农业大学(权益占比20%);成果完成人(团队)(权益占比80%)
三、转化情况
转化方式:技术转让
拟交易价格:壹拾万元整
定价方式:协议定价
公示日期:2025年9月3日--2025年9月17日
对以上成果赋权及转化如有质疑,请于2025年9月17日17:00前将具体意见以书面形式反馈至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反映情况应签署或告知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对线索不清的匿名信和匿名电话,公示期间不予受理。
联系方式:55190069;cgzhk0318@163.com
办公地址:主楼719
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2025年9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