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为积极响应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号召,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深化校地合作实效,副校长陈庆山、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主任(院长)李其林、农学院教授张大勇,社会合作与成果转化中心(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校地合作科王长禹一行4人赴哈尔滨市巴彦县开展调研工作。巴彦县委书记汪育欣、县长祁彦勇、政协主席李彦国等县领导亲自接待并陪同调研。
双方就如何深化校地合作、推动乡村振兴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围绕大豆全产业链建设、智慧农业推广及人才培养等领域展开全方位合作,对于推动巴彦县农业现代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陈庆山表示,巴彦县作为我国大豆的重要产区之一,拥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和产业基础。东北农业大学发挥大豆育种、种植技术及加工领域的科研优势,与政府及企业携手,共同探索大豆产业的新发展路径。针对未来的合作方向,陈庆山提出了三点具体规划:一是建设国家级高产示范园区。依托东北农业大学特色大豆品种,结合巴彦县的土地资源,打造标准化种植基地,示范引领大豆产业的高质量发展。二是推动智慧农业在巴彦县的落地实施。整合东北农业大学在无人农场、生物育种等领域的成熟方案,建设智慧农田示范基地,实现从播种到收获的全程数字化管理,提升大豆生产的智能化水平。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助力人才培养。设立硕士博士联合培养基地,定向为巴彦县输送高素质农业技术人才,同时,开展基层干部、合作社带头人培训,提升他们的专业素养和管理能力,为大豆产业的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

汪育欣表示对与东北农业大学开展合作充满信心。他提到,合作是一个长期而持久的过程,需要双方共同努力、持续推进。东北农业大学在大豆领域积淀深厚,要让实验室成果变成百姓的“金豆子”。此外,巴彦县正在积极策划推出“巴彦大豆”区域品牌,对标“五常大米”,致力于打造具有地理标志的大豆产品。
座谈结束后,调研组一行在巴彦县政协主席李彦国、巴彦县红光乡丰裕村党总支书记于云波等领导的陪同下,深入巴彦县标准化农田及红光乡丰裕村,展开了实地调研考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