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0日下午,由省教育厅,省科技厅,绥化市市委、市政府共同主办的“推进绥化市产业战略升级高层论坛”在绥化市隆重举行。省教育厅厅长张永洲、科技厅副厅长于立河,绥化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以及哈工大、哈工程、哈医大等十余所高校参加了论坛,我校副校长郑秋鹛代表东北农业大学参会并作了《发挥大学科技与人才优势 服务区域产业战略升级》专题演讲。论坛由绥化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兴东主持。
首先,绥化市委书记朱庆文在论坛上致辞。他全面介绍了绥化市自然概况和近两年经济社会发展所取得的主要成就,阐述了绥化市发展“五型经济”、实现 “五个一流”、推进“六个跨越”的内涵,并表示绥化市愿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合作机制和平台,做技术资源重组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基地,做技术试验的基地,做人才培养和使用的基地,希望省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充分认识绥化的城市功能、产业优势,把绥化作为科技基地、战略合作的重点,共同推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在都市圈经济、城市型经济等领域的科技成果转化,使人才效能得到高效释放,为绥化发展、人民福祉做出贡献,也使各自的事业得到发展,实现共赢。
随后,省教育厅厅长张永洲、省科技厅副厅长于立河分别讲话,认为绥化市产业发展到了战略大升级的关键时期,应立足自身的产业优势和基础,加强与省直高校院所的科技合作,应对国际市场变化,提升产业项目发展的层次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他们要求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以推进绥化市产业战略升级为己任,搞好技术服务,推动产学研结合。
会上,哈尔滨医科大学校长杨宝峰、哈尔滨工业大学副校长郭斌、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杨德森、东北农业大学副校长郑秋鹛、省科学院副院长郭春景分别就绥化市产业优势、市场定位、项目建设层次、产业质量效益以及大力发展绿色食品产业等问题发表了各自见解,并提出了有益的指导性建议。
郑秋鹛在发言中表示,东北农业大学积极参与高教强省计划,并通过实施“211工程”三期建设、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行动、校县科教合作共建工程等,学校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成果转化力度、社会服务能力,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是近几年,学校结合全省“八大经济区”、“十大工程”建设,围绕粮食主产区现代农业建设发展的理论和技术问题、东北农区优质安全畜产生产、畜禽健康监控与疾病综合防治、食品安全生产监控、新农村建设、“北菜南运”模式探索等开展研究与实践,取得了宝贵的经验和成果。学校拥有较强的学科优势、平台优势,较强的人才优势和科研优势,将与绥化市在已有的合作基础上,继续强强联合,推进产学研紧密结合。关于绥化市产业的战略升级问题,郑秋鹛代表我校提出四点建议:一是建设大概念的安全食品生产区,为绿色食品加工产业提供可靠的、充足的原料,为国家供给安全食品;二是建立稳固的绿色生态畜牧养殖产业区,建立稳固的可持续发展的畜牧产品供给基地,保证产业长远发展,并不断升级;三是建立具有当地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城镇化示范区,探索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模式;四是加强农民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为产业升级提供人力资源。
据悉,论坛之前,与会人员于20日上午深入肇东市黑龙江绿色食品产业大园区,参观了园区内的汇源果汁工业园区、百洲生物工程有限公司、金源仑特种纤维有限公司、东顺纸业有限公司、润泽薯业公司、宝迪食品工业园和大庄园肉业有限公司,其中三家企业与我校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