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会议现场

陈传宏主持会议

徐梅在会上讲话

张来武在会上讲话
7月11日上午,由教育部、科技部召集的“高等学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工作会议”在陕西杨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举行。国家科技部副部长张来武,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卫星,科技部农村司司长陈传宏、副司长王喆,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科技部农村中心主任贾敬墩,以及中国农大、浙江大学、西北农林、东北农大等十所高校领导、专家参会。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徐梅,副校长郑秋鹛,党政办公室主任姜国峰,共建办主任孙占海等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部农村司司长陈传宏主持。
会上,中国农大党委书记瞿振元,浙江大学副校长吴朝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党委书记张光强,东北农业大学党委书记、校长徐梅,以及南京农大、华中农大、四川农大、沈阳农大、安徽农大、湖南农大的领导依次作了发言。主要围绕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和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如何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如何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新型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如何加强协同创新、协同服务,构建“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大学教育教学改革、改进教师绩效评价机制等,同时各高校汇报了“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情况。
我校党委书记、校长徐梅在发言中强调,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是落实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推动协同创新的重要举措,是提升农业高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自身改革发展的需要,很具有战略意义,任务艰巨,工作是长期的。多年来,我国农业高校为推进新农村建设,服务地方经济和“三农”工作,做出了积极贡献,积累了经验,也有一些教训,要系统深入的总结提升;成功的经验、做法要推广、辐射,进一步发挥作用;建立“以大学为依托的农业科技推广服务模式”,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是成功的,在我国“以政府为主导”与“以大学为依托”模式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仅靠现有的“以政府为主导”的服务体系是远远不够的,“以大学为依托”的服务体系重在公益性,大学服务农民,指导农业生产,不是卖种子、卖肥料,应是支撑“三农”发展的高端服务。关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徐梅强调:一是坚持科学研究要来于实践,研究要依托实践,成果要用于实践;二是坚持以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为契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学校将加强推进内部的体制机制改革,包括人事制度、分配制度、专职科技推广队伍的建立等等,要把指挥棒导向出成果、做贡献上;三是将深入地总结、挖掘、研究,把高校以往那种零散的、间歇性的支农活动变成长期的、系统的自觉服务行为。通过一个阶段、一个时期的努力,才能使“以大学为主导”的服务体系得以建立、巩固,并发挥决定作用。关于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徐梅表示,一是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事关“三农”发展和高等教育发展,需要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二是大学的社会服务公益性很强,需要政府给予长期稳定的经费支持,使大学把人才优势、科技优势最大限度发挥出来;三是经费使用上,要支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整体建设,特别是基础条件建设。
徐梅的发言引起与会者的共鸣,特别是引起张来武副部长的关注,张部长在讲话中多次提及徐梅校长的观点和建议。
会上,十所大学领导发言后,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王卫星发言,他表示,国务院农村综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之一就是“农村综合改革试点示范”和“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将大力支持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建设。最后,科技部张来武副部长讲话,他重申了建设“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深远意义,并提出了今后的工作方向和要求,即“一讲”、“二创”、“三层次”、“四关系”。一讲:要讲政治、讲境界,要把“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建设放在破解城乡二元结构的战略上来看,大学应当成为公益性社会服务中无所不在的力量。二创:要在体制机制上创新,要在政策体制上创新。三层次:研究院要有直接服务农村、农民的技术层次;更要坚持服务国家一、二、三产业的产业层次,成为龙头企业的引领;特别是还要服务于培养领军企业家、创业者、高端的人才层次。四关系:要处理好与政府的关系,要争取支持,更要出成果;要处理好与公益体系的关系;要处理好与农业技术体系的关系;要处理好与农村现代服务业体系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