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工作动态>>正文
 
《东北农业大学报》“聚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栏之三:助推全省水利事业新发展
2013-03-22 14:19   新农村发展研究院

水利与建筑学院:助推全省水利事业新发展

以重大科研项目带动节水农业快速发展,为全省现代大农业发展提供水利科技支撑。

近年来,通过实施国家“863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星火计划等重大科研项目,水利与建筑学院依托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这一平台,为黑龙江省现代大农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水利科技支撑。甘南县是水利与建筑学院承担的国家“863”计划 “东北半干旱抗旱灌溉区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集成与示范”(2002-2005)项目示范区,核心区落实试验示范面积2.2万亩,其辐射范围可达安达、青冈、肇州、林甸、讷河、泰来、龙江和辽宁昌图、吉林白城及内蒙古阿荣旗, 各辐射地点共落实技术集成模式面积25 万亩。项目负责人张忠学介绍说,东北地区春旱明显,抗春旱保苗是保证黑龙江省粮食生产的关键,实施该项目,通过抗旱注水播种技术、震动深松技术、生化制剂节水、抗旱品种筛选等技术构建了松嫩平原西部旱作区抗旱“蓄、保、补”技术体系,能够充分利用天然降水,提高水分利用率,实现了机械化作业。与以往喷灌相比,实现亩平均节水15m3左右,作物增产25 % 以上,农民人均增收达1000 元。随后,水利与建筑学院承担的“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黑龙江半干旱区粮食作物综合节水技术研究与示范”(2006-2010)项目示范区设在大庆市杜尔伯特县。,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水利学院专家根据当地实际,通过膜下滴灌、行间覆膜、免割播种等构建了具有明显区域特色的节水农业综合技术体系与模式,建设节水技术应用核心区2500 亩,示范区8000 亩,降水利用率由60%提高到80%,作物水分利用效率由0.90 kg·m-3提高到1.28 kg·m-3,增产达30%,成果辐射65万亩。有效促进了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取得了较高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为解决黑龙江省的农业水问题做出了重要贡献。

充分发挥“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设计室”的职能,加强对地方水利事业的规划与设计,引领我省水利事业规范、深入发展。

水利学院组建了“东北农业大学农业工程设计室”, 该设计室是黑龙江省建设委员会批准的丙级设计单位,这里汇聚了水利与建筑学院大批专家,承担着流域规划、水土保持、末级渠系改造等项目。针对这些项目,记者听取了水利学院教师许强的介绍。根据哈尔滨市成高子灌区水稻种植的缺水形势和水稻用水灌溉造成污水回流的情况,水利与建筑学院联合了园艺学院、食品学院根据当地实际进行调研,为其规划设计了资源配置及节水改造工程,通过对阿什河成高子段河道进行整治,有效治理了水土流失,同时改善了生态环境,也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在鸡东、桦川等地,水利学院教师通过实地勘测,结合其专业优势对当地末级渠系进行了改造升级,节水增粮效果非常明显,有效提高了灌溉效益。在北安,水利学院联合园艺、资环等学院,针对乌裕尔河河道破坏、环境污染的状况对其进行湿地和公园规划,将污水引入湿地发挥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功能,使水资源得到净化,同时通过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并将其浓缩于景观设施的设计中,塑造出具有地域风情的滨河公园。在双鸭山宝山矿区,由于该地地质构造复杂,有山无水、坡降较大,水利专家们规划设计了生态园水库,在此以水工建筑物的形式对水资源进行积蓄、保存、引流、释放,使其得以有效利用,通过增加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从而拉动宝山区经济走向更高层次。

灌区节水改造的实施,使得沟、渠、路、林、田得到统一规划,水土流失得到治理,使地方水利事业的发展更加完善,健全,成熟。对于调整和改造当地粮食基地建设,增加农民的收入,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影响。通过承担这些设计项目,水利与建筑学院也为学生和年轻教师提供了更多的参与生产实践的机会,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促进了教师业务素质与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

以专业培训促进水利从业人员职业素养的提升,为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2011年以来,我省水稻种植面积超过了5000万亩,由于地表供水不足,井灌水稻比例较高,由此导致了局部地下水位持续下降、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大力推广水田节水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保障能力成为一种战略。作为黑龙江省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推广工作的重要技术依托单位,水利与建筑学院开始了对佳木斯、牡丹江、双鸭山、鹤岗、鸡西、七台河地区20余个市(县、区)的水稻节水控制灌溉技术培训工作。两年来,学院共派出骨干教师30余人次,深入一线开展节水技术培训。累计行程2万公里,发放培训材料5000余份,累计培训基层技术骨干400余人次,培训农民5000余人次。教师们严谨的工作态度、深厚的学术功底、深入浅出的技术讲解,深受当地政府领导及农民朋友的欢迎。据水利学院副院长刘东回忆:鹤岗市水务局王黑铁局长每次培训期间都全程陪同;密山市水务局为了增加培训范围设立了网络同步培训分会场;隆冬时节,宝清县青原镇农民在没有采暖的会议室里坚持两个小时而无一人提前退场,饶河县一位农民朋友为了听讲座,一大早开着敞篷农用车赶了几十里山路来到会场……如今,通过该项技术培训,相关地区的水稻增产效果明显、抗病能力增强、抗倒伏能力大大提高、节水效果十分显著(全生育期节水约140m3/亩)、减少了面源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技术优势。经过近几年以庆安县、农垦井灌区为核心的示范性推广,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成效,开展大规模技术推广的条件已经成熟。

承载机遇责任,滋润沃土良田。从利用大型项目服务农村,到规划地方水利事业良性发展,再到田间地头的科技培训,水利与建筑学院始终紧扣国家及全省水利事业发展的战略要求,谋划学院的发展之路。现如今,水利与建筑学院已为全省水利化建设事业的发展交上了一份务实的答卷。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