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告会现场

魏湜教授作专题报告
4月18日下午,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委邀请学校党的十八大精神宣讲团成员、农学院魏湜教授,在主楼604会议室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全体职工做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的专题报告。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委书记徐金星主持报告会。
魏湜的报告主要从十八大报告对农业的论述、近年中国农业发展历程和取得的成绩、中国农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今后一段时期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四个方方面进行展开,分析解读了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必须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部工作的重中之重。在2012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和2013年的中央一号文件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三农”工作的重要性,深入剖析了党中央、国务院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深层原因。
魏湜通过详实的数据,从国家粮食产量的逐年增产、农民收入的逐年增多、国家在“三农”建设投入的逐年增加,阐述了我国农业取得的巨大进步,农村发生的深刻变化,农民生活质量的改善。尤其是党的十六大以来这十年,是我国农业发展最快、农村变化最大、农民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是“三农”发展的“黄金期”。
在介绍中国农业面临的形势和存在问题时,魏湜强调我国目前的农业形势不容乐观,主要农产品供给由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的总量平衡、丰年有余,转变为目前的总量基本平衡、结构性紧缺。今后确保农产品总量平衡、结构平衡、质量安全的任务十分艰巨。粮食安全面临着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难、单产提高难、自给率95%难、总产稳定增长难、农民稳定增收难等诸多挑战。重点强调了我国人口增加与资源减少、农业现代化程度低、种粮成本增加、食品安全堪忧、农业对外依存度大、极端气候频现、突发灾害增多、农业环境污染、农业经营体制限制、粮食产后损失量大、对国家依赖程度加大等诸多方面的实际问题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业的发展,特别是通过与国外农业发达国家在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资源利用率低等代表农业现代化程度指标上的比较,我国的农业现代化与国外的差距巨大。
接着魏湜从战略的高度和角度指出,在今后一段时期,我国“三农”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创新农业生产经营体制、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创新农村金融服务、健全农业科技创新和服务体系、创新农产品流通方式和流通业态、推进水利建设与管理体制改革、完善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机制、整合涉农资金、加快城乡一体会发展等。
在报告的最后,魏湜说,中国农业尚与现代农业存在巨大差距,但国情的现实需要和中国梦的实现要求我们必须努力前行,哪怕前面困难重重。每一个农业科技工作者都应该担负起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普及推广、农业科技服务、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光荣任务。为现代农业梦的实现、为中国梦的实现而努力奋斗!
徐金星书记在总结中指出:魏湜教授为我们作了一场关于农业形势的精彩报告,从国家层面的政策、已取得的成绩、面临的严峻形势和今后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对十八大报告中“三农”问题进行了解读。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全体职工要立足本职工作,服务好我校广大师生,以实际行动践行十八大精神。

民主生活会
报告会结束后,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委召开了民主生活会。徐金星书记重点介绍了民主生活会的重要意义、基本内容、程序及要求、需要注意的事项,并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党委如何开展好民主生活会提出了建议。徐金星书记要求广大党员要提高认识,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民主生活会对转变工作作风的重要意义,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不断推进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的各项工作上层次、上水平,为我校建设高水平农业大学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