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工作动态>>工作动态>>正文
 
短视频+农业科技 新方式助力春耕生产
2022-05-16 16:41  

“最近这些天,气温不稳定,一会儿冷、一会儿热,这眼看棚里的苗要插秧了,大棚温度咋控制啊?”

“是啊,根据环境温度变化,做好大棚里温湿调控,才能培育壮秧,这个呀的确很重要。梁大哥,别着急,疫情期间,虽然咱们专家来不了,可咱东农的技术指导在新媒体平台上有账号,专门解答生产上遇到的问题,咱俩一起看看。”

这是在甘南县水稻种植户梁跃富家水稻育秧棚里的对话,这样的生产场景自春耕以来比比皆是。备春耕生产以来,我校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李其林副院长始终在甘南县农业生产一线走访,一方面全力做好校县共建全国农业现代化先行县工作整体推动,另一方面借助我校农业科技短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上线内容,帮助有技术问题的农民朋友答疑解惑。

2020年疫情爆发以来,农业专家现场指导农业生产、农业科技线下培训、乃至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示范工作都不同程度受到一定影响,为将这种影响降到最低,打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更好地服务于广大农民群体,我校积极组织专家学者、学生团队,精心策划、细心打磨,将我校的科技成果制作成农业科技短视频,运用新型科技传播思想、利用新媒体平台和手段,建立连接农业专家和农民、持续传播和推广农业科技成果的空中桥梁,走出农业科技服务新路径。

“秸秆满地心发毛,离田太贵赚钱少,还田繁琐成本高。你要也为这发愁,来~今天咱们唠一唠。”

“多买种子投入大,苗密生病挺可怕,两头算账全亏本,有啥情况问专家。”

“管好温度通好风,稻苗稳定好收成!”

……

听着上面的内容,就像农家院邻里之间聊着种地那些事儿,看着眼前的画面,就像农户家的小哥把农业专家请到了自家田间……尽管2022年的春耕又遭遇了疫情,但丝毫不影响我校的专家和农民朋友相遇在云端,更不阻挡不了我校的科技成果为春耕生产、粮食丰收保驾护航。

今年初,为进一步高标准、高质量助力我省春耕生产,确保生产、抗疫两不误,我校在“抖音”、“快手”等新媒体平台分别开通了“东农科技在线”两个短视频账号,根据农时所需陆续发布两年多来拍摄的农业科技成果短视频,着力打造以面向广大农民朋友、科技助力农业生产为主的农业科技类资讯平台,加强农业科技实时传播,做好线上农业科技推广宣传工作,屏对屏、心连心,打造疫情下新媒体手段科技助农“东农”品牌。

经过近两年的技术知识凝练和成果信息采集、田间地头生产现场的跟踪拍摄、剪辑配音特效动画的后期制作,截止目前,我校已累计拍摄完成水稻、大豆、玉米、马铃薯等大田作物、黄瓜、西甜瓜、番茄、辣椒、老山芹、蓝靛果等果蔬、生猪养殖、奶牛养殖、马铃薯播种、秸秆深埋、免耕等农业机械以及乳品加工、蜂蜜加工、宠物常见疾病等18个大类的农业科技成果专题短视频82个。

这些短视频的制作过程,充分发挥了我校以农科为优势、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办学特色,充分结合了我校农学相关科技成果和艺术学学科技能,视频制作全程充分利用学校自有设备、试验田、实验室等硬件资源,有效整合专家、技术、学生等软实力,不依靠专项投入经费、不引进校外短视频制作公司,最大限度节约制作成本。视频内容全部由我校各领域专家提供,主创全部由我校师生担任,在学校主管领导的鼓励和指导下,由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牵头,艺术学院、体育部相关领导和师生担任视频制作的顾问和制作人,校团委从学生社团中选拔优秀学生参演角色、设立农业短视频相关专题的SIPT项目,校宣传部对视频内容和视频发布审核把关。相关老师借助驻村经历,挖掘接地气的小故事、小桥段,将农业科技知识和先进技术成果融入其中,形成了突出故事情节喜闻乐见、人物角色喜感十足、内容表述语言平实的特色短视频,借助新媒体平台“娱乐化”的一面,展现农业科技“知识化”的主题,为农民朋友量身定制切合实际、言之有物,通俗易懂、解惑答疑的公益性农业科技知识。

通过农业科技短视频的制作,进一步拓展了我校科技成果推广的传播途径,促进了我校科技成果落地转化,同时在媒体融合时代,在新农科建设过程中,进一步探索了农业产业与新媒体手段融合的发展思路,开拓了农业类产教融合人才培养的新路径。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整体要求下,更好地履行了农业高校科技支撑乡村振兴的责任和使命,也形成了广大农民朋友探索、学习、尊重科学技术的“新风尚”。


关闭窗口